为了尽量降低不锈钢的擦伤,冷弯冲床的工具通常用铬含量为12%的热作模具钢。而且还可使用塑料膜来进一步保护。利用冷弯冲床的通用模具生产小批量的通用部件是相当经济的。除上述原因外,如果冷弯冲床还用于生产碳钢部件,保持好冷弯冲床车间的环境是很重要的。辊轧成型辊轧成型方法是使用一组连续机架来把不锈钢轧成复杂形状。辊子的顺序是这样设计的,即:每个机架的辊型可连续使金属变形,直到获得所需的 终形状。如果部件的形状复杂, 多可用三十六个机架,但形状简单的部件,四个机架就可以了。
无锡征图钢业有限公司
热轧精密钢管用连铸圆管坯板坯或初轧板坯作原料,经步进式加热炉加热,高压水除鳞后进入粗轧机,粗轧料经切头、尾、再进入精轧机,实施计算机 控制轧制,终轧后即经过层流冷却和卷取机卷取、成为直发卷。直发卷的头、尾往往呈舌状及鱼尾状,厚度、 宽度精度较差,边部常存在浪形、折边、塔形等缺陷。其卷重较重、钢卷内径为760mm。将直发卷经切头、 切尾、切边及多道次的矫直、平整等精整线后,再切板或重卷,即成为:热轧钢板、平整热轧钢卷、纵切带等产品。热轧精整卷若经酸洗去除氧化皮并涂油后即 成热轧酸洗板卷。(1)合理选材。对精密复杂模具应选择材质好的微变形模具钢(如空淬钢),对碳化物偏析严重的模具钢应进行合理锻造并进行调质热,对较大和无法锻造模具钢可进行固溶双细化热。
天津大学对串联式太阳能热泵供热水系统进行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表明,该系统可以一年四季可靠运行,向用户5℃生活热水,COP达到2.64~2.85(冬天),2.61~3.5(夏天)[7]。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对串联式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该系统具有多功能调节能力,冬季热泵供暖时热泵机组工作稳定,COP平均值达到2.71,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8]。交通大学对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进行了试验研究,该热水器可全天候45~5℃生活热水15L,每天耗电量约为1kWh(夏)~2kWh(冬),其分体式结构尤其适合于高层或多层建筑,此外,这种热水器在阴雨天可以照常工作,其工作形式转变为空气源热泵[9]。阳能热泵与建筑结合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太阳能事业的发展和建筑节能的要求,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和“全天候供热”已成为我国太阳能热利用的重要议题。“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就是把太阳能产品作为建筑部件,使其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建筑美学要求,并尽可能地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能源以减少建筑能耗对常规能源的依赖,降低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的比例,并提高常规能源利用率。
7月方管走势前稳后弱,前期横盘整理,下旬弱势下行。方管基本面偏弱,缺乏重大利好消息的提振,市场信心较弱,是方管难以反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单从宏观面而言,随着多地楼市限购松绑,央行定向降准,铁路、水利等基建投资加速等“微激”的持续,国内经济继续趋稳向好。如方、汇丰7月业PMI指数均为51.7%,较6月明显回升,且好于市场预期,也带动股市出现反。为托住7.5%的经济底限,未来激将继续。
(2)模具结构设计要合理,厚薄不要太悬殊,形状要对称,对于变形较大模具要掌握变形规律,预留余量,对于大型、精密复杂模具可采用组合结构。
(3)精密复杂模具要进行预先热,消除机械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
(4)合理选择加热温度,控制加热速度,对于精密复杂模具可采取缓慢加热、预热和其他均衡加热的方法来减少模具热变形。
(5)在保证模具硬度的前提下,尽量采用预冷、分级冷却淬火或温淬火工艺。
(6)对精密复杂模具,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真空加热淬火和淬火后的深冷。
(7)对一些精密复杂的模具可采用预先热、时效热、调质氮化热来控制模具的精度。
(8)在修补模具砂眼、气孔、磨损等缺陷时,选用冷焊机等热影响小的修复设备以避免修补过程中变形的产生。
另外,正确的热工艺操作(如堵孔、绑孔、机械固定、适宜的加热方法、正确选择模具的冷却方向和在冷却介质中的运动方向等)和合理的回火热工艺也是减少精密复杂模具变形的有效措施。
介绍气候补偿器、烟气冷凝热装置、分时控制等燃气供热节能新技术。列举了两个应用燃气供热锅炉房节能系统的典型工程,对其投入节能系统前后进行了对比试验,并了节能效益和经济效益分析。北京市的供热方式主要有四种:城市热网供热、区域锅炉房供热(含燃煤、燃气、燃油、电锅炉)、清洁能源分户自采暖(天然气壁挂炉、电采暖)和小火炉取暖。其中主要供暖方式是燃煤、热力和燃气供暖。为保证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大力推广和使用了清洁能源,北京市正在将燃煤锅炉改为燃气锅炉。
进入9年代中期,攀钢以钒钛磁铁矿高炉强化冶炼为中心,展了体系的科技攻关,进行了系列的科学实验和理论研讨,成功地发了钒钛磁铁矿高炉强化冶炼的新技能,获得严重的打破性发展。使各项目标大幅度进步,在入炉档次低的质料条件下,高炉利用系数到达 水平,自1998年下半年以来,利用系数(未经折算的实践值)一向保持在2.t/m3d以上,1999年一季度均匀利用系数为2.143t/m3d,入炉焦比降到484kg/t,吨铁喷煤98.Kg,获得巨大经济效益。